Liyabeauty - 做销售的大忌:报价越快,死的越快!

当客户开口询问价格时,你该如何回应?

 · 1 min read

想必很多人都曾告诫过你,包括你的领导:“价值未到,价格不报!”否则,客户可能无法理解你的产品价值,而你一旦急于报价,就容易陷入被动。

这种观点看似有道理,但是否真的适用于当下呢?


其实,任何观点都有其时代背景的局限性。在10年前,客户对产品了解有限,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对很少,他们往往只能依赖销售人员的介绍。

那时候,销售人员确实可以通过引导客户来促成交易,并获取不错的利润。


然而,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,信息极为透明。只要客户愿意花时间研究,他们很快就能清楚地了解产品的价格、价值和服务。如果客户向你询价,而你还试图以“聊细节”来拖延,很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
他们只是想确认价格是否合理。


如果你坚持只谈价值而不报价,可能会让客户感到不耐烦,甚至直接放弃和你沟通。


报价的时机


事实证明,报价本身并没有错,关键在于“何时报价”。这取决于客户所处的购买阶段:


举个例子,如果你要购买空调,首先会做什么?当然是先了解市场上有哪些品牌、型号和价位。这个阶段被称为信息收集阶段,你会同时进行询价和了解产品的动作。


但当你收集完所有资料,与家人商量后,选定了某一款,接下来的动作就只剩下一个——砍价。因为产品信息你已经了如指掌,此时你只关心价格是否能再优惠一些,但你对产品性能已经不想了解,因为你已经很熟悉了。


客户是否愿意了解产品性能,是这两个阶段很明显的区别。


所以,关键在于先试探客户处于哪个阶段,再决定是否报实价。


该如何巧妙地试探客户呢?


你可以先报一个价格范围,这是一种“缓冲策略”。


假设你公司的产品市场价为20000元,而同行一般报价在18000元到19000元之间。


你可以这样回答:“我们公司的产品系列丰富,套餐多样,价格大致在19000元到21000元之间。具体价格还需要根据您的需求来确定。您能说说您具体需要什么功能吗?如果方便的话,我们可以简单电话沟通一下。”


当客户询问19000元的套餐包含什么时,你就可以开始了解他的需求,详细介绍产品和服务了。


通过这种方式,你不仅筛选出了真正有意向且有能力支付的客户,还与客户建立了初步的联系。


如果客户表示19000元还是太贵,那说明他们可能已经选择了其他供应商,只是想拿你的价格去压他心中的“好销售”。


此时就没办法,毕竟那是最低端的套餐,这都合作不了,只能放弃,所谓“强扭的瓜不甜”。


不要浪费时间在低价值客户身上


最怕的是你没有筛选客户的意识,真的花时间去和客户详细讲解产品的价值。


比如,你花了两个半小时和客户沟通,最后客户却突然说:“什么?你们的服务还要收费?你们不是应该免费服务我吗?这太不合理了!”


此时,如果在沟通初期就明确了价格范围,就能避免这种尴尬局面。


通过一段巧妙的范围报价话术,你可以同时解决三个问题:


  1. 筛选出有购买资格的客户、
  2. 判断客户的采购阶段
  3. 建立客户的信任。


一举多得,何乐而不为呢?


—END—





No comments yet.

Add a comment
Ctrl+Enter to add comment